今天心血来潮,想给自己的博客捣鼓一个新logo,毕竟旧的那个看久也有点腻。说干就干,我立马行动起来。
我也有点懵,不知道从哪下手。毕竟咱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,对那些高大上的设计软件也不太熟。不过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喜欢瞎琢磨。于是我先在网上搜一圈“logo设计”,想看看有没有啥简单易上手的工具。
你还别说,真让我找到几个在线logo设计的网站,号称“一键生成”,听着挺唬人的。我挑一个看起来顺眼的,点进去体验一下。按照网站的提示,我输入博客的名称,选几个自己喜欢的风格和颜色,然后它就“唰唰唰”地生成一堆logo。
怎么说,这些自动生成的logo,虽然看起来还行,但总感觉少点灵魂,不够独特。而且很多设计元素都似曾相识,感觉像是套模板出来的。这可不行,咱要的是独一无二的logo!
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我先拿出一张纸,一支笔,开始在纸上瞎涂瞎画。别笑,这可是很重要的“头脑风暴”阶段。我把跟博客相关的元素都想一遍,比如书籍、键盘、咖啡杯等等,然后尝试把它们组合在一起,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什么火花。
画十几张草图后,我终于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想法:用一个简洁的字母组合,再搭配一个能代表“思考”的图标。这个图标嘛我一开始想用灯泡,但感觉有点俗套;后来我又想到大脑,但画出来又有点吓人。我决定用一个抽象的、有点像脑回路的线条来表示。
草图有,接下来就是把它变成电子版。我虽然对专业的PS、AI软件不太熟,但还是硬着头皮打开PS。新建一个画布,我记得好像是400x400像素,然后开始照着草图,一点一点地“描”。
别看这“描”的过程简单,也挺费劲的。我得不断地调整线条的粗细、弯曲度,还得琢磨着怎么让字母和图标更好地融合在一起。这中间,我反复修改好多次,有时候甚至想放弃,直接用回旧logo算。
不过每当我看到草图上那个越来越清晰的logo时,我就又有动力。我想象着它出现在我的博客上,被大家看到,就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
经过几个小时的“奋战”,我的新logo终于诞生!虽然它看起来可能还有点粗糙,但我觉得它很特别,很有个性,而且完完全全是我自己设计的。我给它加上一个简单的底色,然后又调整一下排版,让它看起来更舒服。
看着这个新logo,我心里充满成就感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图标,更是我这回实践的见证。以后,每当我看到它,就会想起这段有趣的经历,想起自己为设计它而付出的努力。
这回的logo设计经历,让我明白一个道理:很多事情,只要你肯动手去做,去尝试,就一定能找到方法,实现目标。哪怕你不是专业的,哪怕你一开始什么都不懂,都没关系。重要的是,你要有那股子“折腾”的劲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