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伙儿唠唠我咋折腾那个小空间咖啡厅的破事儿。这事儿蛮简单,但挺费劲的。我自己是个咖啡控,一看现在城里头租金贵得要命,就琢磨着:要不搞个30平米的呗?地方小没关系,能不能整成网红打卡地?就这么着,我开始动手了。
第一步,我想通了,别整花里胡哨的,得找准牌子定位。咋个定位?那会儿我天天上网刷那些网红店,发现都是啥“小而美”的调调,我就一拍大腿:咱们也来个“迷你微甜”咖啡主题得了。为啥叫这个名?我这人手笨,做咖啡总是加糖多点,干脆就接地气点儿,别整高大上的洋名了。我连夜翻字典、问朋友,定了这名。结果刚挂牌那阵儿,路人走过都说:“哟,这小屋还挺贴心的哈。”
30平米就巴掌大,光堆桌椅不行,得动点脑筋。我就拿起卷尺,量来量去的。先拆了一堵死墙,换成透明玻璃墙,这一弄,看着敞亮不少;再就是家具,全挑折叠式桌椅,平时人多就摆开,人少就收起来,腾出过道。最绝的是墙角那块空地,我放了个迷你的旋转木马装饰——没辙,淘二手市场淘来的,花了我二十多块钱,可就这么一个点子,让大家排队拍照。动手那会儿还挺糙,好几次锤子砸到手,疼得我嗷嗷叫。
外表重要呀,我就开始涂涂画画的。墙色挑了奶茶色配白边,为暖和呗,看着舒坦。logo更简单,自个儿画了个咖啡杯带点糖豆的傻图,印在杯子和门口旗子上。这活儿挺费钱的,颜料洒一地,老婆骂我糟蹋事儿。但我咬牙坚持着,贴上去了,路人来都指指点点说:“挺卡哇伊的。”我心里乐,总算没白忙活。
说白了,这些点子全靠瞎琢磨。有回下雨天蹲店里无聊,我就搬个板凳坐门口,看行人走过灵机一动想到的。添置这些花了几百块,但回报快得惊人。
光店好没用,得卖出去嘴。我先在微信上建了个群,拉朋友和邻居进来,免费送几杯试饮;再就是抖音号,我自己拿手机录了个开店过程——从锤墙到倒咖啡,配点土嗨音乐。那条视频火了,一堆人留言要地址。推广起来不难,就是每天吭哧吭哧更新,累得我腰酸背痛。
搞定了,小店真成网红了。排队人多时,屋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,但钱哗哗进来。为啥能成?我觉得就是一步步实干出来的。但这过程不是一帆风顺。记得开业头两周,生意惨淡,租金都快付不起,我夜里急得咬指甲,老婆劝我赶紧关门算了。可我这倔脾气,就想争口气,硬着头皮撑到视频火起来。这破事儿让我明白:小空间不是短板,动点脑子就是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