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下午,我正窝在办公室整项目招标方案,突然接到老板一个电话。他说:"老哥,设计里别指定品牌,这规矩得遵守!"我一听懵了,啥意思?设计不得指定品牌听起来跟绕口令似的。平时搞招标都顺风顺水的,这回来这一出,脑袋里乱成一团浆糊。
放下电话,我二话不说,直接跑去翻柜子找那些招标文件堆。先从抽屉里拽出最近的项目记录本,一页页快速扫过去。去年做那个园区改造时,我还傻乎乎写了"用XXX牌摄像头",现在一对照,差点儿吓出冷汗——怪不得审核被卡了好几次。接着我拉过来同事老张,一边喝茶一边问:"哥们儿,这不指定品牌咋回事?"老张摇头晃脑地说:"简单呗,就是要公平,别让人家觉得你是内定的。"我还是没弄懂,心一横,决定自己动手查个明白。
翻完文件,我又打开电脑浏览器,猛敲关键词搜了一堆案例。哇塞,一大堆招标失败的故事蹦出来,全是指定品牌惹的祸。有个案例里,设计师点名用了某个贵的设备,结果投标公司少了三家,项目直接黄了。看得我后背发凉,赶紧掏手机加了个招标政策微信群,发了条求助:"大佬们,求解政策是啥来头?"群里炸了锅,有人回了个PDF说:"这就是基本规则,公平竞争至上。"我点开一看,是当地发的最新招标指引文件,密密麻麻的字儿,读得眼发花。
资料看了一通还是迷糊,我决定亲自跑一趟。第二天一大早,我请了假,直奔区里的招标服务中心。门口排队排得老长,我问前台大姐:"大姐,这政策解读有啥门道?"她笑着塞给我一个宣传册,说:"小伙子,别急,先去听个免费讲座。"我屁颠屁颠跑去会场,找了个角落坐下。专家噼里啪讲了俩小时,现场示范了错误写法:
我这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不是品牌不行,是要写功能要求,让所有公司都能来拼一把。听完整个人通了窍,赶紧掏出笔记本哗记满了页。
回办公室后,我立马动手改方案。把原本写着的"安装YYY牌监控"改成了"安装高清夜视监控系统"。一通操作下来,手心全是汗,怕再出错。我拉上团队小哥做测试,模拟投标场景:让他装成小公司老板来抢标。他一看方案就嘿嘿笑:"这下好多了,不卡脖子!"折腾到半夜,总算把整个招标设计顺了一遍,确保没一个品牌名蹦出来。
忙活完这一套,项目顺利提交了,昨天刚拿到初步反馈——竟然一次通过!这事给我上了一课:招标不是比谁关系硬,而是玩公平游戏。设计不得指定品牌说白了,就是给所有人开绿灯。别把它当紧箍咒,用对了反而省事儿省钱。现在我教新人的时候,都直接丢一句:"用大白话写功能,别死脑筋盯牌子。"生活工作里也是这么个理,规则摆那儿,照章办事最稳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