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子设计工程》影响因子:排名靠前还是靠后?
嗨,大家好!我是你们的科技小达人,欢迎来到我的科普世界。今天,我们来聊聊《电子设计工程》的“身世”和“江湖地位”。
一、电子设计工程“身世”大起底
《电子设计工程》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。早在1993年,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就给了它“身份证”,说是批准办刊吧。西安市三才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成了它背后的老板,负责“养”它。
从2008年度的记录来看,这个刊物的“领导班子”阵容也不小。有三位“特邀顾问”,三位“特邀编审”,还有35位“委员”。个个都是行业里的“大咖”,让人刮目相看。
二、期刊引文数据库“验身”,检验出真才实学
2018年5月,中国知网上蹦出来一堆数据,证明了《电子设计工程》的确“有料”。它被下载了190多万次,被引用了5.5万多次。碰巧的是,它还有两个“影响因子”,分别是0.565和0.398。
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也忍不住要“争宠”,扔出了两个数字:被引量2.6万多次,下载量30多万次。总之就是,这个刊物在行业内,混得风生水起。
三、权威机构“评头论足”,排名中规中矩
2015年,中国期刊引证报告(扩刊版)“点名表扬”了《电子设计工程》,给它评了个影响因子:0.33。这啥概念呢?在6735种期刊里头,它排第4040名。在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这个“家族”里,它排第76名。
看上去,它好像没那么“风光”。不过,能排进前5000名,其实已经很不错了。毕竟,江湖上还有很多“无名小卒”,连排名都蹭不上。
四、动动小脑瓜,解锁更多知识点
它的优势可是多到数不清!题材新颖不说,覆盖面还贼广。国内外都有人读它,它还积极探索,勇于创新。就连栏目设置和内容节奏,也是精心安排过的。
它可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“掌舵”,陕西科技报社“掌勺”。这两个“大家伙”可是强强联手,让《电子设计工程》在行业内稳扎稳打。
虽然不同的稿子,审稿周期会不一样。但是根据有关数据,它一般在1-3个月就能给出结果。这速度,在同行中算快的了。
如果你想订这个刊物,那就要做好“大出血”的准备啦。半年刊的订阅价是552元。不过,内容确实很值得,你要是搞科研,那这个钱花得肯定值!
互动环节
各位小伙伴,你们对《电子设计工程》了解多少?你们觉得它在行业内的排名怎么样?欢迎留言评论,一起交流一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