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收拾书房翻出半年前的笔记本,突然想起来当时接了个鹤壁小饭馆的活。老板是我高中同学,非说店里缺个正经招牌,让我这半吊子给琢磨琢磨。
大清早就跑到老区街道上蹲着拍门头。从油条铺子到五金店咔咔拍了八十多张,相册里红底黄字招牌占了大半。拍完坐在马路牙子上翻照片,突然意识到——鹤坡这些老店的字体全挤成一坨,不凑近根本看不清店名。
打开电脑直接懵圈。先试了那个绿色图标的软件,钢笔工具画碗面条图标耗了三小时。又换了个在线设计网站,结果发现:
气得我踹了路由器两脚,连夜翻出淘宝28块买的破解版软件。
把"老四烩面馆"五个字反反复复折腾:
老板娘在视频那头直喊:"太素了!再整点金边儿!" 结果加上金边后看着像祭祀用品...
把设计图交给街边打印店老板,他端着枸杞杯直嘬牙花子:"你这LOGO缩成名片大小就是个黑疙瘩。" 用了打印店自带模板,橙底白字加了个放大的碗——现在路过他们店,十米外就能看见那个比脸盆还大的碗。
这事过去半年多了,前两天去吃饭发现招牌已经褪色成粉色。老板娘指着掉色的碗说:"早知道该听你的用纯色,这渐变太阳一晒跟长了霉斑似的。" 同学在旁边补刀:"下回让你设计菜单,可别再整二十八道步骤了!"
对了,翻笔记本时还掉出来张小学春游照片,在鹤壁集古驿道拍的。那些石碑上的刻字倒是挺清楚,可惜现在招牌宁肯闪瞎眼也不要让人看清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