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帮朋友搞了个小品牌的VI设计,折腾得够呛。一开始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,干脆把市面上那些大牌的VI手册全扒拉出来瞅了一遍,发现套路都差不多。
拽着客户开了三回会,每次都在抠"你们到底想让人记住啥"。有个做有机护肤品的老板死活要强调"天然",结果发现他们瓶子用的塑料比谁都厚,改成了"实验室级纯净"才算定调。
踩坑记录:关在小黑屋里画了两天草图,咖啡喝了整整一打。最初给茶品牌搞了个特别精致的茶叶脉络图案,打印出来缩到名片大小直接糊成黑疙瘩。后来改成了三根简单的曲线,远看像茶叶又像山峦,总算过关。
血泪经验:客户总监非要蒂芙尼蓝,说显得贵。结果印到包装盒上跟竞品撞得亲妈都不认识,车间主任还嚷嚷这种颜色废油墨。用潘通色卡扒拉半天,调了个带灰调的湖水绿,阳光下才显出特别。
印刷厂大哥传授的秘诀:
给连锁饺子馆选字体,创始夫妻档当场吵翻天。老板娘要圆润可爱的,老板坚持用有棱角的。折中方案是:品牌名用圆体,slogan用方体,员工憋笑说正好符合他们店阴阳平衡的调性。
以为做完手册就万事大吉,结果去店里监工才发现:
气得连夜写了20条执行细则,连"禁止在工服别胸针"这种都写进去了。
完事儿后VI设计根本不是画图,是跟人斗智斗勇的活儿。现在看见奶茶店招牌颜色不正都浑身难受,这职业病算是落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