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介绍了个吕梁醋厂的活,老板说想让土特产变高级点。我拍胸脯说简单!直接按城市咖啡馆套路整了套冷色调极简包装,还给起了个洋气名字叫"云山醯"。
老板娘看到设计图当场黑脸:"你这黑罐罐白标签的,跟咱家红火火的晒醋场有半毛钱关系?云山醯是顾客还以为是日本进口!"
第二天直接跳上货车跟送货,发现三个要命事:
钻醋坊里拍了几百张照片:冒着泡的醋缸、晒着的红高粱、摞成山的陶坛子。半夜在招待所改图: 1. 把"醯"字改成簸箕大的"老陈醋"; 2. 整个背景换成醋坊实景照片; 3. 在包装侧面印上"配核桃更香"的吃法。
醋缸反光的部分刚好当LOGO用。
第二稿递过去,老板指着陶坛照片说:"这不就是我家后院第三排的缸?"当场打电话叫工人搬了二十坛原浆醋,塞给我时还说:"把缸的照片印清楚点,这可是用了三十年的老缸!"
跟着赶了趟乡村集市,把新设计贴纸蒙在旧包装上试卖。大妈们挤过来问:"这是老刘家醋坊出的?你们门口是不是摆着三排大缸?"卖核桃的摊主主动要了十箱说要配套卖。
现在路过超市总偷瞄货架,有次看见大妈拿着我家设计的瓶子跟店员嚷嚷:"就要这个带醋缸图案的!"差点冲上去跟人握手。最近这醋厂老板又给我塞了两箱核桃,咳,该去接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