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接个活儿,给一个叫“春穂坊”的白酒设计个logo。这酒,说是专门给咱60后、70后这波人喝的,味道 নাকি 还挺复古,说是用60年代的老法子酿出来的,窖藏的,听着就带劲儿!
做设计前喜欢先琢磨琢磨,知己知彼嘛我先去网上扒扒资料,想看看60年代都流行啥样的风格。这一看,还真有点儿意思!那时候的风格,跟现在流行的那种“性冷淡风”完全不一样,特别有年代感。
然后我就开始动手画草图。刚开始,脑子里一片空白,画出来的东西,怎么看怎么别扭。要么太现代化,要么太土气,跟“春穂坊”这名字和它背后的故事,总感觉搭不上边。
头疼!
我干脆放下笔,出去溜达一圈,透透气。回来路上,看到路边那些老房子,红砖墙,木头窗,突然就来灵感!
我赶紧跑回家,重新拿起笔。这回我试着把那些老房子的元素融入到设计里。比如,我用一些比较粗犷的线条,来表现那种年代感;颜色上,也选一些比较沉稳的色调,像什么土黄、深棕之类的,感觉这样比较符合“窖藏”的概念。
改稿真是个磨人的事儿!
不过我也没气馁。毕竟做设计嘛哪有一次就成功的?我就继续琢磨,继续改。我把重点放在“春穂坊”这三个字上,决定用书法字体来做文章。
我找一些60年代的书法作品来参考,还专门去请教一位老书法家。我选一种比较有力量感的字体,又结合现代设计的理念,做些调整,让它看起来既有年代感,又不失现代感。
客户看我最终的设计,终于点头!说这个logo既体现“春穂坊”的品牌内涵,又符合目标人群的审美。还夸我这设计有“味道”!
嘿听到这话,我心里别提多美!这几天的熬夜加班,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