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在电话里快急疯了,说他刚跳槽去的电商公司新品牌上线砸了,老板拍着桌子骂街。我这暴脾气,抓起笔记本就冲出门,咖啡洒了一身都没顾上擦。
冲进他们会议室,烟雾缭绕得跟仙境似的。桌上堆着五颜六色的Logo方案,市场部小姑娘眼睛通红。朋友拽着我说:“哥,救救场,推广费烧了30万,转化率还不到0.5%!”
第一件事把烟灰缸挪开,笔记本怼到投影仪上:“把你们品牌核心文档调出来我看看。”结果市场总监支支吾吾,从微信聊天记录里扒拉出来两句“年轻、活力”。我这火蹭就上来了,扯过白板笔写了四个大字:你到底是谁?
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。我直接把投影仪线拔了:“连自己亲儿子(品牌)长啥样、要娶谁家姑娘(用户)都没想明白,光顾着给孩子买名牌衣服(推广)?”
我突然抓起角落的矿泉水瓶,瓶身上印着某山泉的雪山图案。“看见没?人家连瓶子都在讲故事!”哗把桌上所有设计稿扫开,拽着产品经理问:“你们供应链不是有内蒙牧场直供吗?牛是不是真吃天然草长大的?”他点头那瞬间,我抓起红笔在空白A4纸上画了个大草原。
接下来三天干得昏天暗地:
定稿简单得吓人:褐色的牛皮纸底色,上面就三要素——手绘的牛头轮廓、蒙文印章字体、还有那句从牧场大叔嘴里抠出来的俗语“草好奶才香”。
朋友发来的监控视频笑死我:超市大妈拿着包装盒跟售货员吵,非说牛皮纸包装肯定比光面包装贵五块钱。两个月后数据更魔幻:同样投杭州地铁广告,新品点击率翻了四倍,甚至有顾客把包装盒剪下来当收纳盒晒小红书。
昨天他们老板提着两斤羊肉找我,说终于悟了:所谓的“秘诀”就是先把品牌当个人——名字是爹妈给的(核心价值),长相要随骨相(视觉基因),说话得带乡音(沟通调性)。那些花里胡哨的推广,充其量算买件新衣裳。你连自己是谁都说不清,穿龙袍也像淘宝爆款!现在这孙子见我就递烟:“哥,再给把把关?我们下季度想卖羊肉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