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买了个设计师银链子,结果掉色掉成铁锈红,气得我差点把咖啡打翻。今天专门去翻了二十多家小众牌子,硬是扒拉出三条避坑铁律,给你们当避雷针使。
上次就是在展会瞄到个树叶吊坠,灯一打简直仙女下凡。结果回家拆包裹傻了:官网图水光潴潴的贝母面,实物跟摔裂的塑料片似的,边缘全是毛刺。这回我学精了,但凡看到仙图:
果然揪住个耍滑头的——某网红店把合金镀金说成"轻奢金",扒开详情页最底下那行小字,材质栏明晃晃印着"铜镀金"。
吃过亏后养成了职业病,看见设计师品牌先当侦探。上周盯上个琥珀戒指,号称"独立手作",结果翻他们小红书工作照时瞅见背景里堆着某批量加工厂的包装盒。直接照着盒子搜厂家名,好家伙,168批发价28块的东西,贴个设计师标就卖680。
现在我的操作流程:
去年那条掉色链子最坑的是什么?号称纯银结果找不到钢印!这回在买手店直接把放大镜怼到项链搭扣上,硬是找到个米粒大的"S925",悬着的心才放下。还有家卖彩宝的,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问证书就装死,甩来个自家打印的破卡片。
现在我的验收三板斧:
总结下血泪经验:别信情怀故事,别贪限量抢购,指甲盖掐着数钢印才是正经。昨天帮表妹挑珍珠项链,硬是扒着链扣验证钢印,店员看我的眼神跟防贼似的——但总比戴三个月就掉皮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