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,还得从我那个开咖啡馆的小兄弟说起。他店开了小半年,生意还行,就是觉得整个店看着不够“有范儿”,从招牌到菜单都土里土气的。他想找人重新弄弄形象,就托我帮他打听打听靠谱的小众设计公司贵不贵。我一想,这玩意儿网上报价跟雾里看花似的,要么藏着掖着,要么贵得离谱,干脆自己动手打探打探。
说干就干,我直接就翻朋友圈和平时常逛的设计社区。这回没指望搜“顶尖设计公司”,咱就奔着那些有点意思、名字可能不太响,但作品看着舒服的小团队去。我主要瞄准了两类:
连着三四天,我像个侦探一样,挨个点开他们的主页,看作品、看风格、然后厚着脸皮直接发私信或者用网站上留的联系方式问价。前前后后问溜了十几家。
不问不知道,一问才发现这玩意儿根本没个准谱儿,跟开盲盒似的!直接报一口价的公司少得可怜,大多数都要我填个表或者先来唠个半小时磕。我问那哥们:“你最基础的需求是就改个标志、菜单、杯子包装?”
带着这个目标清单再去聊,报价才慢慢清晰了点。我使劲追问有没有个“起步价”或者“小项目大概价”,总算从几家乐意聊的哥们嘴里套出点底儿。
我把问到的、能拿到手的报价单都捋了一遍,去掉了那些虚头巴脑、含糊不清的,大致划拉出几个区间:
踩的坑必须说!
我把收集到的这些行情和我个人的踩坑心得跟他一五一十说了。他这咖啡馆刚起步,预算抠着。我们目标明确了:就奔着“基础套装”找。 花了点时间,专门找作品风格对胃口、肯在1-2万这个预算区间做事的团队聊,果然找到了两家合拍的。
这回折腾的最大收获:别再纠结所谓“市场统一价”了!找小众设计公司,关键得看你的需求到底多“小多具体”,他们的作品风格是不是你的菜,然后拿着你的预算和需求清单,老老实实跟几家目标团队分别聊开价,聊透了再拍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