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刚帮一个小吃店重新设计品牌形象,老板是我好朋友,他店生意一直不行,叫我出出主意。我之前没搞过这种店铺设计,全靠自己摸索,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我就想记录一下过程,分享给大家。
我先开始瞎溜达,把那小吃店附近的几条街全逛了一遍。我拿着手机拍照,拍了几十家店的招牌,看它们啥颜色多、字体啥样。老板只给了我一句话:“搞点吸引人的,别太贵。”我自个儿又上网搜了些热门小吃店的图,感觉大家都喜欢用亮色,比如红黄绿,但好像都雷同。我记了笔记,列出常见问题:招牌太小看不清、门头颜色太暗、菜单字太细。这一步花了我两个周末,累得半死,但至少脑子里有个大概。
然后我去找老板坐了一天,边吃他店里的烤串边聊。他一开始老说“随便搞”,我就使劲问:预算多少?目标客群是他想卖啥新东西?老板吐真话了,说预算就三千块,主要想吸引学生娃,多卖点麻辣烫新口味。我听了就觉得,需求得简化:logo简单点、菜单大点、价格显眼。我还拉着他去隔壁店转了转,对比看人家怎么搞。这一步沟通费时,老板中途还变卦,好在我死缠烂打,记在小本本上定出核心要求。
接着我回家,拿出白纸开始乱涂乱画。我画了几种草图:一种是卡通风的,用大红和小辣椒当主图;另一种是复古风,搞旧报纸风格。我还试了用电脑软件,但嫌太麻烦,干脆铅笔搞定。画了十多张纸,感觉都不满意,要么太花哨要么太老土。我脑子一热,想到了学生娃喜欢运动风,就搞了个简单logo:一个大碗加火焰,配上粗体字“火辣一碗”。老板看了照片说不错,但颜色太暗,要我改亮色。
这步我动手搞正式版本。我拿老板的需求,定了颜色:背景用鲜黄、字用火红、logo加点亮橙。菜单字体我特意放大,因为老板说学生娃视力差。我做了张样品图,打印出来贴在店门口测试,结果过路人说“看不清价格”。我立马调了字体粗细,换成粗黑体,还加了边框阴影。接着反馈给老板,他带伙计们看,大家意见不一致:有人嫌太亮,有人嫌不高级。我烦得不行,干脆定了三个版本让大家投票,选了修改版。
样品图改完,我又拉老板现场测试。第一天贴出来,我蹲门口观察学生娃反应:好几个进门前停下看菜单,但有人吐槽“字太大了丑”。老板也抱怨预算不够用,我连夜调整:减了复杂花边,加了个简单二维码放折扣信息。测试了三次,每次微调颜色和布局,差点搞糊涂。最坑的是下雨天样品湿了,字糊成一团,我重画加防水层。迭代花了一周,但感觉反馈实用,效果慢慢出来。
一步,我催老板下单制作。我列了材料清单:硬板招牌、塑料菜单、贴纸打印。为了省钱,我跑市场找了小作坊,当场盯着印。制作过程我全程盯:印logo时色差大了,我叫停重调;菜单裁边不齐,我亲自上手剪。熬了两天夜,终于搞完。安装那天,伙计们帮忙挂招牌,我紧张得手抖:颜色亮丽,菜单大字醒目,整体一看就吸引眼球。老板现场拍照发朋友圈,马上有人点赞问地址。效果出来,学生娃流量多了两成,老板乐得请我吃串。回头想想,流程折腾但值,一步步坚持就能搞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