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我自己接了给朋友的小餐馆做个品牌设计的活儿,想着简单嘛就开始瞎折腾。我觉得品牌不就是弄个好看的logo嘛随手就画了个五颜六色的图案,朋友说挺我就乐呵呵上线了。结果?屁用没有,顾客都吐槽说太花哨,看久了眼疼,连店里菜单都看不清。我才意识到,这第一个大坑就是只顾着瞎弄外观,完全忘了实用这回事。
我又想赶紧把品牌故事搞出来,脑门一热,看了几个网红店,就跟风抄了个"环保健康"主题。心想肯定火,结果朋友跟我说:顾客都懵逼了,小店就是个路边摊,人家来吃个快餐,谁关心你是不是有机蔬菜?回头率低得可怜,我又栽进坑了。这就暴露了第二个误区,瞎跟潮流,根本不管自己定位是
看小店生意稀烂,我脸皮薄不敢再瞎搞了。于是找了些专业老手讨教,他们一说我就开窍了。我先拉着朋友蹲店门口,逮着顾客硬问意见,记了一堆废话。有人说菜单太密,logo太小;有人说品牌故事太装,不如讲讲便宜实惠。我就老老实实改,logo改简单了点儿,就用俩筷子搭个圈,印到餐具上一试,终于顺眼了。
然后,我还玩了个狠招:测试不同版本。做了俩主题,一个强调"快炒实惠",一个讲"家庭味",放店里让顾客投票。结果,"快炒实惠"得票爆高——这才是真实定位嘛我直接把整个品牌策划调整过来。这么一折腾,不光避了跟风误区,还抓到了客户真需求。
小店重开张那天,顾客挤爆了。我也学乖了,品牌设计没捷径,从头到尾得一步步来。现在帮别家搞策划,我都先做测试再上线,省得又掉坑里爬不出来。这趟经历算给我上了一课,避坑靠的不仅是技巧,更多是少瞎琢磨多干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