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公司非要搞个新品牌设计,丢给我这活的时候头都大了。征集贴发出去三天才5个人投稿,老板脸黑得跟锅底似的。实在没招,我翻遍知乎小红书把能试的招全试了一遍,硬生生把参与量从个位数拉到两百多份方案,连合作十几年的供应商都跑来打听窍门。今天把这七个接地气的操作掰开揉碎说说,记得带小板凳!
头回发征集公告那叫一个自信满满,结果现实啪啪打脸。半夜两点蹲电脑前刷后台,看着可怜的5个投稿,直接把咖啡灌进鼻孔里。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复盘,发现征集文案写得跟政府红头文件似的:
同事指着屏幕笑出猪叫:"你这哪是搞征集,分明是招考公务员!"
第二天立马把报名表大卸八块。原先20个必填项砍得只剩3项:作品名称+联系方式+创意说明。专门用红色加粗字标出"学生宝妈都能玩",连隔壁买菜阿姨路过都伸头问:"真不要设计证书?那我用美图秀秀做的算数不?"
发现光写"一等奖万元大奖"根本没人动心。直接冲进财务室借了现金,拉上实习生当模特拍段15秒视频——左手举着百元大钞当扇子扇风,右手拎着最新款iPad转圈,背景音扯嗓子吼:"这堆东西白送!真金白银扛回家!" 视频往抖音小红书一发,转评赞直接飚到999+。
眼看投稿量卡在80份不动了,连夜让技术部小哥做了个动态投票墙。新作品提交后自动生成带特效的展示框,每获得1个点赞就往上蹦跶几位。那几天办公室跟赌马现场似的,设计师们天天守着屏幕嗷嗷叫:"我的稿子刚才冲进TOP3了!快给我同事拉票!"
特地把去年做翻车的案例翻出来,做成对比图:左边是甲方爸爸痛批"像垃圾桶上捡的"初稿,右边是改了二十遍的终稿。文案写:"被甲方蹂躏过的社畜教你避坑"。结果这组图在各个设计群疯传,95后设计师小李私聊我:"看到大佬也被骂成狗,突然有信心投稿了"。
蹲后台看数据发现周三下午三点流量最低,立刻设置50个20元随机红包。只要在那个时段上传作品的,提交成功页面自动跳转抽奖转盘。有个大学生连投六稿后兴奋地晒朋友圈:"薅羊毛顺便练手,奶茶钱到手美滋滋!"
离截止还剩三天,突然把所有投稿匿名打印出来贴满会议室。拉着全公司不相关的同事——前台、财务、保安大叔都来贴便利贴投票。把这些路人评审的辣评原封不动发出去:"财务说7号像火锅店招牌""保安大叔给15号画了三个叉"。结果当天投稿量暴涨60%,后来夺冠的方案就是根据路人吐槽改出来的。
就在准备敲定中标方案的前晚,我家那只胖橘猫打翻了冰咖啡,价值两万多的顶配MacBook当场泡汤。上个月刚过完七年之痒的老婆居然没发火,默默买了台新电脑放桌上,里面还贴着便签条:"下次征集别找财务投票了,她给的差评方案拿了第一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