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下午正摸鱼,老板突然甩了个活过来:“下个月品牌升级,赶紧找家靠谱的设计公司。” 我当场懵圈——这玩意儿上哪儿薅去?结果老板还补刀:“预算别超八万哈。” 得,难度直接拉满。
我先扒拉朋友圈问人,消息刚发出去手机就炸了。中介广告刷屏刷得我想摔手机,有个号称“顶级设计天团”的张口就要三十万,气得我直接怼:“您家报价单镶金边了?” 最绝的是某家甩过来的案例集,我定睛一看——好家伙,logo下头还标着“2018年度优秀设计奖”。
心一横自己当人肉筛子。照着某度前三页公司名单,从早九点熬到凌晨三点,整理出个Excel惊现诡异规律:
硬着头皮约了四家面谈。第一家派来俩穿中山装的小年轻,张口闭口“赋能”“矩阵”,问具体方案就说“商业机密不便透露”。第二家倒是实在,当场给我看未加密的PSD源文件——好么,图层命名全是“新建图层 598副本”。
最窒息的是第三家,派来的总监聊到一半突然接电话:“宝贝数学作业写完没?” 转头跟我解释:“见谅二胎奶爸。” 结果方案书里的slogan提案写成了“青春无侮,放马过来”,我颤巍巍提醒错别字,人家大手一挥:“年轻人要的就是叛逆!”
当我准备拿公司吉祥物改个色应付差事时,合作过的印刷厂老刘微信甩来张名片:“这姑娘给俺们 redesign 包装盒,连刀版线都亲手画。”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杀过去,发现是藏在小破写字楼里的三人工作室。
接待我的主设计左手抱猫右手敲键盘,显示器旁还粘着半块啃了一半的葱油饼。但当我翻到她们给本地菜场做的视觉方案时瞳孔地震——连卖菜大妈的围裙都设计成可拆卸广告位,宣传册页脚印着“撕下来能当优惠券”。
熬了七个通宵终于敲定供应商,复盘出三条保命心得:
现在方案交付半个月了,老板天天摸着新名片傻乐。昨天公司群突然炸锅——当初报价三十万那家,被扒出给客户做的VI手册里,英文slogan把“delicious”拼成了“delicous”,现在正被全网当段子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