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帮朋友看logo设计报价,结果一查发现水太深了。本来以为几百块能搞定的事,结果报价从50块到50万的都有,搞得我直接懵圈。今天就把这趟浑水踩明白的过程捋给大家看。
我先跑淘宝搜“logo设计”,跳出来一堆9.9元套餐。点进去看详情差点笑出声——“资深设计师操刀”后面跟着行小字:“下单后自动生成”。好家伙,这不就是在线图标生成器么!转头问开广告店的老王,他叼着烟报价2000起,还补了句:“要手绘草稿加三千”。
最玄乎的是托朋友找4A公司报价。对方甩来张电子合同,基础方案8万,后面跟着七八项加价条目:标准色加8千、字体版权加1万2、应用场景报告另算...项目经理笑眯眯补刀:“如果您选年度服务包,可以打九五折”。
蹲了三天设计论坛扒内幕,总算搞懂门道。低价套餐基本是三件套陷阱:
真正靠谱的都藏着玄机。某独立设计师甩给我看工作清单:15页问卷查品牌基因,画38版草稿,做3套动态演示,连名片字体灰度都调5次——这种收2万真不算黑。
咬牙选了中档服务。结果发现便宜没跑儿:首稿给我拼了只麦当劳色调的机器猫。重做三版后,设计师突然说要“闭关创作”,丢来个毛笔字生成器做的兽头。气得我直接杀到对方公司,发现就俩大学生挤在奶茶店二楼干活。
现在这摊事花了6800块,收获三样东西:不能用商标注册的矢量图,微信拉黑的设计师,还有套价值2500的字体版权纠纷风险。
刚入坑的记住:报价单里没写“商用版权”的,默认都是坑。我那朋友现在学乖了,拿着我的血泪史跟人砍价,好歹省了两次火锅钱。